搜索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联系方式

李小姐0755-23917581

【今日华人】唐卓敏:医者仁心 弘扬全德慈善
专栏:封面故事
发布日期:2024-04-18
阅读量:962
作者:今小编
收藏:
图片


人物介绍



唐卓敏医生,亚洲核医学院荣誉院士、荣获香港放射科医学院“杰出贡献奖2016”, 核医学/放射学顾问专家、爱尔兰国立大学内外全科及妇产科医学士、英国伦敦大学核医学硕士、香港放射科医学院院士(核医学)、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放射科)、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荣誉临床副教授、香港收藏家协会会长、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永远名誉会董、全民医疗中心创始人、全德慈善基金会创始人, 知识杂志专栏作家,合著有《香港历史明信片精选》等。曾任香港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副会长、香港临床分子显像学会会长、香港临床正电子影像学会创会会长、《亚洲核医学》杂志总编、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医事顾问。




医者仁心是指医生当有一颗仁爱、正义和慈善之心,将患者健康放在首位,以高超技术和医德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亚洲核医学院荣誉院士、核医学/放射学顾问专家——唐卓敏医生,便是这样一位拥有仁心的名医。他从香港伊利沙伯医院荣休后创建“全民医疗中心”,继续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更创建“全德慈善基金会”,立足医学,培养健康小领袖;弘扬收藏文化,帮助香港市民知古晓今,造福社会。


01


立志学医,成就核医学权威


唐卓敏医生,香港著名核医学/放射学顾问专家、全港首位被政府派往英国深造核子医学的技术医生,引进当年突破性癌症检查和治疗的正电子扫描仪器(PET-CT)技术, 在政府医院任职核医学部门主管超过20年,多年来协助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多家医院设立正电子扫描部门,被视为香港核子医学界权威。


图片

唐卓敏医生带领青年义工队到安老院探访长者,为长者开展健康讲座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能取得今日之成就,得益于唐卓敏先生的矢志追求。他回忆起,当年父母走难来到香港,最初居住在设备简陋、卫生环境恶劣的木屋区。“母亲很紧张我的学业,只要我未按时完成作业,都会享受一顿‘藤条焖猪肉’。”生性开朗的他忆及此,不免开怀大笑起来,在母亲严厉管教下,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那个年代,基层家庭生活不易,为了谋生,唐卓敏先生的父母常会拿一些塑胶花和公仔回家加工,而他自身则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全校同年级一百多人,仅有9人能考过升中试继续升读初中。当年,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后来又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子宫瘤及心律不整等,经常出入医院,母子同心、爱母心切的他,在中学时代便立志学医。


图片

全德慈善基金会举行“健康小领袖  全民健康庆回归”活动,唐卓敏医生带领年青医生到小学为独居长者做关注血压健康讲座,呼吁关注心脏疾病


众所周知,能顺利进入医学院的学生都是优中择优,竞争激烈。为达到理想,唐卓敏先生用尽全力,但也有不少的“小插曲”。原来,因为资讯不发达,他在中学择校时稀里糊涂跟随邻居报读何文田官立中学,后来才知当年香港大学不录取来自中文中学的毕业生,而香港中文大学又未设医学院,他只能先在中大攻读了生物学士及硕士,后又得他人指点,投考了爱尔兰国立大学医学院。1986年,他学成归来,就职于玛丽医院,两年后获政府奖学金,前往英国伦敦深造。


图片

唐卓敏医生受邀担任粤港澳大湾区核医学高峰论坛香港讲师及嘉宾


核子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香港本地首批核子医学的权威,唐卓敏医生在推动核子医学运用方面贡献了不少心力,他早在1993年就开始推劝,最终在2003年成功游说当局将首部正电子扫描机(PET-CT)引入公立医院(伊利沙伯医院)。


02


面对逆境,更要自强


2016年,唐卓敏医生从伊利沙伯医院退休,同年双喜临门,在国际医学领域上,他作为首位香港医生荣获亚太核医学及生物学联会(Asian Oceania Federation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颁授荣誉院士(Honorary Fellow of Asian Board of Nuclear Medicine),以表扬他推动核医学在亚太地区发展的终身贡献和成就;在香港医学领域上,唐卓敏医生也荣获香港放射学医学院(Hong Kong College of Radilogists)颁发的杰出贡献奖(Th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Award),以表扬他在核医学领域发展上的卓越成就、影响力和贡献,更表扬其领导放射学和核医学发展,包括出版放射学和核医学学术文献、论文和书籍,培训放射学和核医学专科医生,桃李满天下,他还就任香港放射学医学院荣誉司库(Honorary Treasurer)超过20年。


图片

在“有营多动 全民养生”健康小领袖活动上,唐卓敏医生带领年青医生、营养师和物理治疗师教独居长者做正确的营养搭配和运动


除了一直获香港大学委任放射诊断学荣誉临床副教授,亦曾为亚洲核医学杂志主编,编辑具国际影响力核医学科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美国核医学杂志,负责香港医学博物馆Roentgen Centenary展览馆等。


图片

全德慈善基金会健康小领袖活动连续开展两星期,唐卓敏医生一直为独居长者提供免费的医疗谘询服务


拥有一身高超医术的他,亦希望继续发挥光和热。未曾想,却在从专业医生转为商业医疗中心的创始人之一的创业过程中,突然被套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打击,这是他第一次面对人生的巨大挫折和挑战。


图片

唐卓敏医生受邀到台湾全方位正子磁振影像中心参观及交流


陷入人生低潮的他,无从抒发,只能做好自己,自强不息。


图片

唐卓敏医生参观质子治疗中心及参加肿瘤治疗学术交流


他感激在那段时间可以投入更多社会服务,协助抗疫和义诊,甚至到内地和世界各地与不同的核医学专家交流和研究,回想起来,这真的是另一方面的收获。


图片

疫情期间,唐卓敏医生在诊所免费向市民提供接种新冠疫苗注射服务


虽然人生中途难免跌跌撞撞,但他面对困境,积极找寻新方向,现在已经守得云开,另有一番新境况。


图片

唐卓敏医生受邀至多家内地医院参观交流肿瘤检测及治疗技术


2019年,他全资创建了“全民医疗中心”,本着医者仁心,从医生操守出发,为市民健康护航,更劝勉青少年面对挫折要发奋自强、永不放弃。


03


立足医学,培养健康小领袖


人生在世,健康是首位的,其他都次之,因为有健康才有其他可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向人们再一次敲响了要重视身体健康的警钟。作为一名医者,唐卓敏先生更希望以医学知识去推动人们重视健康,并懂得如何去赢得健康,这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唐卓敏医生创建了“全德慈善基金会”,他以“创新、凝聚、持续”为出发点,以推动“健康小领袖培训计划”为突破口,推动基础健康教育项目,帮助香港市民增强健康意识,构建健康香港。


图片

2022-2023年,唐卓敏先生在保良局朱敬文中学为学生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他介绍道:“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亦是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因而,‘健康小领袖培训计划’由医护专业人士以不同的基础健康小知识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拥有健康的精神、正面的思维,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同时,鼓励学生透过吸收课堂外的医疗小知识,关心自身和家人健康;并以此服务社区,增强学生沟通和社交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增强公民教育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宣扬‘预防胜于治疗’观念,减轻香港长远医疗压力,成为‘健康小领袖’。”


图片

2022年,唐卓敏先生在天主教圣保禄幼儿园为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健康小领袖培训计划”是一项立足香港现实、胸怀香港未来的慈善工作,意义深远,希望能降低学生与青少年自杀率,改变“三高”慢性疾病年轻化、家庭关系疏离、学生沟通能力缺乏、公民教育意识缺乏等现况,增加市民疾病知识储备,减轻情绪压力等。可见,该项目蕴藏着唐卓敏医生对香港社会的深切关怀。


令唐卓敏医生感到开心的是,“健康小领袖培训计划”在过去两年多推动得十分顺利,获得了一些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同。“学生们非常投入,他们会提出一些非常专业的问题,比如会询问益生菌对肠胃的益处等,表示他们确确实实在关心身边人的健康。”


图片

2022年,唐卓敏先生在圣爱德华天主教小学、康盈中英文幼儿园为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2024年,我们全德慈善基金会继续与上水石湖墟公立学校合办‘健康小领袖培训计划’,该计划还受到多间学校支持,新增了受惠学校,如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学部和小学)、宁波第二中学、保良局田家炳小学。其次,我们还增设了免费的健康小领袖导师培训课程,招募更多有志推广健康小领袖计划的人士,包括大学生、就职或退休医务人员及教育人员,以义工方式助学,进一步推广,最终达至全民推广健康教育的目标,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04


藏友藏乐,助青年知古晓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核医学/放射学顾问专家的身份之外,唐卓敏先生还是一名收藏家,担任香港收藏家协会会长。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跟着自己的兴趣出发,6岁便开始热衷沧海拾遗。


“因为儿时穷,储邮票要钱,所以转而热衷收藏各种旧纸品,纸品蕴含许多信息,既有时代感又有艺术感。”出身草根家庭的他,儿时便收藏各类纸品,如利是封、烟盒、公仔纸等,到此后收藏税票、军票、米票、车票、明信片、贺卡、证件、文件、照片等,到如今珍藏的藏品不计其数,一些更是价值不菲。不过对于他来讲,这些旧物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情怀,于现代社会来说更弥足珍贵。


图片

唐卓敏医生分享珍贵极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电影海报藏品


唐卓敏医生坦言,这些藏品都是过去生活留下的痕迹,是历史的见证:“随着收藏的东西日益广泛,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往往能从一件藏品的背后,去窥探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并去反思,有所认识和感悟。”令他感触至深的是,一张民国时期的卖仔契,让人能窥探到当时的民生百态,也感恩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为了帮助更多人尤其是香港青年一代了解香港及国家的过往,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唐卓敏先生在收藏之余致力于写书办展:“真正的收藏家要想办法公诸同好,写书办展,推动这种兴趣与文化,只收藏不行动就只能等消失了。”


图片

唐卓敏医生接受资本杂志的访问及拍摄


言出必行,1994年唐卓敏医生与几位收藏家成立了香港收藏家协会,致力推广收藏的乐趣,以收藏品和文物认识历史,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扩大视野,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唐卓敏医生至今已出版多本着作,包括《凄风苦雨:从文物看日占香港》,参与合编《香港日占时期》《香港历史明信片精选》《香港明信片1890’S—1940’S》《消失中的城市建筑—香港历史图像精选1880’S—1990’S》等。在展览方面,他以“藏友藏乐、心之所获,吾家吾国,纸中见博”为宗旨,展出富有历史价值的藏品,帮助年青一代认识香港、祖国乃至世界,加强爱国爱港情怀:2010年,他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开设“鸦片、烟枪及昔日香江藏品展”,让港人见证百年来香港的历史与发展;2012年在观塘举办“香港百年发展珍藏展”,展出大量来自鸦片战争、日本侵华及英军统治时期的藏品,揭开许多香港人遗忘已久的历史;2015年在三联书店举办“抗战藏品展”,展出多件日占时期的旧物……“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更是为了指引我们的未来。


希望读者从昔日文物中重温香港历史,回看当年的民生实况与变迁,更好地指引自己走向未来。”

今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唐卓敏医生计划从收藏的四万多张被列入文物级别的中国电影海报中选出100多张具代表性的珍贵藏品做巡回展览,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体现人民生活积极态度、国家繁荣进步,从而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未来,唐卓敏医生希望能够集资筹办香港首间以收藏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将各类藏品恒常展出,向香港乃至全世界的人士推广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推动全球对中国的了解和探索,讲好中国故事。


用超过一个甲子的时间投身于收藏,唐卓敏先生从旧物中回望过去,也更希望用这些历史留下的印记,启迪新一代厚植爱国爱港情怀,成为负责任、敢担当、明是非的香港接班人,自信坚定地面向世界!


上一页:【今日华人】钟伟明:责任在肩 广建交流桥梁
下一页:【今日华人】柯孙培:青年发展交流 共荣共发展